
草藥是大自然天地造化的產物,蘊含無數人類的智慧。中國人非常熟悉草藥,但其實草藥並非中國所特有,例如很多人以為藏紅花來自西藏,實際上,全世界超過90%的藏紅花產自伊朗。
放眼世界的話,世界各國都有草藥發展史,草藥作為世界文化的載體,連結世界各國的溝通與交流。在歐洲,德國被稱為「歐洲草藥王國」。草藥市場非常發達,德國的草藥佔了歐盟半數以上的市場,德國也是歐洲使用草藥最多的國家,在德國幾乎任何一家藥局都可以買到植物藥。
德國的文化受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影響,數百年來,德國醫學界一直把源自植物的處方當作治療的主要選擇。目前在德國,有超過4萬名醫生使用草藥給病人治病,德國官方認證通過可以加入飲食的草藥約有1000種,出售草藥的藥店更是比比皆是。
德國人不只把草藥作藥材,還當作食材。許多餐廳也開始把草藥當作香草,加入食物。根據1997年以來的調查,德國人口中約65%的人定期服用草藥產品。歐洲植物藥品市場的44%在德國,而草藥產品佔德國全國藥品市場總額的10%,佔全國OTA市場近30%。
在每個德國人內心深處,都隱藏著一個對草藥情有獨鍾的靈魂——根據德國阿倫巴赫調查公司的一項調查,有73%的德國人使用草本植物藥物來治療咳嗽、感冒、胃病、消化不良、暈車、心血管疾病、疲勞等病症。
許多人知道,德國人愛喝啤酒和咖啡,但卻不知道他們對藥草茶也情有獨鍾。德國藥草和果茶商業協會的數據顯示,德國人每年平均喝下160杯藥草茶。如今,藥草茶已成為德國人的防病必備品,遇到什麼病,喝什麼茶。像是咳嗽和支氣管炎茶,成分包括芭蕉草、苦茴香、玫瑰果等;安眠安神茶的成分則是薄荷葉、香脂草、啤酒花等;整腸茶的成分為薄荷葉、玉桂、甘菊等。
德國天然擁有適合草藥種植的環境
去過德國的朋友都知道,德國有很多不錯的土地,水質、空氣、土壤條件都很好,非常適合草藥的種植,在德國的自然療養公園,多半會闢出一塊地做“藥草花園”,以此增加自然療養地的療癒素材。德國巴伐利亞北部的法蘭肯地區,被譽為“草藥之鄉”,當地人幾乎家家戶戶在屋邊都種草藥。許多農戶把田地也用來種藥草。種植品種主要有蒲公英、鼠尾草、迷迭香、薄荷、龍蒿、牛至、麝香草、甜菊等。走進當地農民家裡,客廳裡的書架上都放著一本《藥草藥典》,牆上則貼著「藥草地圖」。
德國長期良好的立法制度保障
草藥產品在德國被認為是藥品,而不是食品補充劑。草藥產品只能在藥局銷售可由醫生開處方,並為醫療保險所涵蓋。德國也是草藥法規最完善的西方國家,早在1961年,德國就已正式將植物藥列入第一部藥品法令。 1976年,第二部藥品法令規定植物藥必須通過特定專委會評審,對其長期經驗和植物藥理學前提條件的書面資料進行審定。 1978年,德國衛生部內設專門負責審查植物藥的委員會,審查修訂近400條草藥及複方製劑的標準條款。 1990年4月在對1976年8月24日藥品法補遺的第四條款中更是已明確了植物藥的法律地位,草藥成品也和其它藥物成品一樣,其質量,安全和效用要符合同樣的標準。